资讯中心
联系我们
地 址: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中兴路143号鸿和达大楼
电 话:0755-28894571 / 28894579
传 真:0755-28890719
全国免费服务电话:400 088 0178
行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:首 页 -- 资讯中心 -- 行业新闻
广东积极推进冬春水利建设 五市九中小河流试点治理
发布日期:2014-11-17 9:04:22
来源:人民网
人民网清远11月15日电 (林龙勇) 今年10月15日,广东汛期正式结束,目前,广东省正进入冬春水利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关键时节。据悉,今年6月,广东省启动了清远、韶关、河源、梅州、云浮等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,共有9条中小流域作为试点建设,争取年内启动工程建设。近日,人民网记者走访了广东清远市部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,了解冬春水利建设、防灾减灾工作的最新进展。
清远英德市石牯塘镇屡受洪灾的村庄
洪涝灾害:沿岸村民受威胁 农田水利损失严重
广东省中小河流众多,近年来,由于中小河流淤塞严重,人为挤占和设障侵占河道问题突出,洪水暴涨暴落,造成的灾害损失越来越严重。
受强台风“尤特”的影响,2013年8月16日至17日,广东清远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、局部特大暴雨灾害天气,致使全市不同程度受灾。
“受上游和本地持续强降水影响,17日早上8时出现险情,黄洞河上游的锦潭水库水位超越警戒线,水位不断上升。”清远英德市石牯塘镇副镇长胡可敏告诉记者,去年“8.16”洪灾,石牯塘镇的黄洞河流域、鲤鱼河流域、八宝河流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,其中黄洞河流域最为严重。
石牯塘镇村民曾群娣向记者讲述家里淹水的情况
“家里的床和被子全被水给淹了,两亩多稻谷、花生等地都被水冲掉了。”住在黄洞河长江堤边上的石牯塘镇村民曾群娣告诉记者,从1982年至今,家里已经被淹过三四次,水最深达一米多高。
据了解,去年“8.16”洪灾,致使石牯塘镇全镇1.4166万人受灾,有22个自然村被洪水淹了,冲毁损坏桥梁两座,损坏堤防20处30公里,堤防决口15处20公里,损坏护岸10处,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13033.28万元,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4431.45万元。
据介绍,自去年以来,清远英德市就遭遇多场洪灾,其中影响较大的有2013年“5.15”、“8.16”和2014年“5.22”洪灾。其中,今年“5.22”洪水,英德市超24万人受灾,累计直接经济损失57677.52万。
整治前的石牯塘镇黄洞河滨江堤,杂草乱石占河道
整治后的石牯塘镇黄洞河滨江堤,完成“三清”治理
施工现场:“三清一护”见成效 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
11月13日上午,记者来到清远英德市石牯塘镇的黄洞河一边的滨江堤围边上,看到河床已进行过清淤处理,一边的堤围也加固修缮一新。河岸另一边的长江堤围却仍旧是杂草石头的土堤。
“黄洞河滨江堤整治工程还差约200米就完工了。”胡可敏表示,由于考虑到项目经费及其他方面的问题,目前治理的仅为黄洞河滨江堤,而另一边的长江堤围将会继续提交项目申请,争取早日完成黄洞河两岸的堤围整治工程。
据介绍,石牯塘镇黄洞水滨江堤围整治工程已列入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(2013~2015年)实施项目,治理河道总长9.648公里,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,堤防级别为4级。
清新区石潭镇雷坑河,挖土机正进行河道清淤
随后,记者又来到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雷坑河段,现场看到有几辆挖土机正在河中作业,将河床里的淤泥和沙土挖开来,并清理到一侧。
“石潭镇中小河流整治于今年11月正式开工,目前雷坑河段已经清淤约3公里。”石潭镇党委委员枊敏毅介绍,雷坑河是清新区境内滨江河的支流,长约7公里,因受连年洪水冲刷、多年未进行清淤清障等多方面原因影响,河床淤积较严重,河谷杂草纵生,导致河道变窄变浅,河流的蓄水与排泄功能大幅下降。
枊敏毅告诉记者,在石潭镇呆了近20年,在他记忆中,雷坑河至今清理过三次。基于当地降雨“来得快,去得也快”的特点,“今年水位最高有一米多高,超过1982年的最高洪水位。”枊敏毅指着雷坑河上桥边的“石潭镇历史最高洪水位痕线”的石刻位置。
立于雷坑河桥边的“石潭镇1982年历史最高洪水位痕线”
据了解,石潭镇中小河流治理河道总长22公里,总投资6500万元,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。枊敏毅表示,治理工程将赶在明年4月15日汛期前完成,除了“三清一加固”外,还将在河道两边做绿化景观,将堤围护栏加高一米多。
清远市水务局建管科有关工作人员介绍,去年受灾严重的佛冈潖江河流域开展了中小河流“三清一护”综合整治试点工作,整治工作在今年“5.22”洪水期间效果显著,没有人员伤亡,财产损失减少一半。
试点治理:五市九河年内全启动 明年底完成治理158宗
2011年以来,广东省启动了包括全省中小河流治理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民生水利项目建设,目前已完成79宗中小河治理措施建设,正在实施258宗中小河流治理、25条小流域治理工程。
今年6月初,广东省水利厅启动了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,重点开展清障、清违、清淤“三清”专项整治行动,并选取近年来受灾严重、前期工作进度较好的清远市七拱河、浸潭河等9条中小流域作为试点,其中清远市5条,韶关、河源、梅州、云浮等四市各1条。
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雷坑河段,正在治理中
据清远市水务局建管科有关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清远市列入中央专项规划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8宗,总投资约7.5亿。另外,全市河道“三清”工作计划完成整治河流(河)段344条,总长2139公里,清淤长度1750公里,其中2014年底将完成13条试点河段,整治长度203公里,清淤长度182.1公里。目前,已完成清淤146公里,占2014年任务的80%。
广东省水利厅有关工作人员表示,9条试点(示范)河流治理前期工作正在抓紧开展,预计11月底前可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和清违、清障工作,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,明年主汛期前工程开始发挥效益。另外,到2015年底,将完成纳入中央规划的山区五市158宗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任务。特别是对涉防护对象为主要乡镇、重要村庄的区域开展达标加固,逐步实现防洪标准达到10~20年一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