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中心
联系我们
地 址: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中兴路143号鸿和达大楼
电 话:0755-28894571 / 28894579
传 真:0755-28890719
全国免费服务电话:400 088 0178
行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:首 页 -- 资讯中心 -- 行业新闻
清远:创新“三清一护” 模式整治中小河流 提升防洪能力
发布日期:2014-11-18 8:42:16
清远市抓住冬春水利建设有利时机,加快中小河流整治,图为清新雷坑河清淤现场
眼下正值冬春水利建设的黄金季节,笔者日前在清远采访时了解到,清远市紧紧抓住当前冬春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,精心组织,创新举措,率先采取“三清一护”(清淤、清除河道违法建筑物、清除河道内阻水障碍物以及护岸)的治理新模式,全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,提升防灾减灾能力。
在清新区石潭镇雷坑河治理现场,笔者见到2台挖掘机在河床中不断挥动巨臂,一铲一铲地将河床中的淤泥挖到岸上。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,他们每天早上8点左右就进场施工,下午6点多才下班。目前施工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将挖出的淤泥运出去,因为许多施工点无法通车,只能靠人工运出去,这是制约施工进度的最大因素。石潭镇镇委委员柳敏毅告诉笔者,今年规划整治雷坑河7公里,现在已完成清淤3公里,计划于明年1月完成清淤、4月15日汛前完成护岸加固。目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寻找淤泥堆放点,他这几天正忙于协调各方解决淤泥的 “出路”问题,现在已确定了4个淤泥堆放点,下一步,还将继续寻找。
在英德黄洞水(河)整治工地,整治后的滨江堤围整洁笔直向远处延伸,堤围的护坡全是在鹅卵石上披上铁网。据现场负责人刘通介绍,在滨江堤围施工中,采用了雷诺护坡新技术,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高科技环保材料制成的护坡部件,具有抗老化,不生锈,无毒不降解,植物能在其中快速生長,以此抵擋坡面泥土自上而下的滑落,同時能減緩河水對堤圍的沖刷,使堤围具有良好防洪和的生态功能。
在清远,以整治中小河流为主要内容的冬春水利建设场面随处可见,可谓县县有工程,镇镇有行动。据清远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清远全市纳入河道“三清一护”工作规划需要完成整治河流(河)段344条,总长2139公里,清淤长度1750公里,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治理任务。其中2014年需完成13条试点河段,整治长度203公里,清淤长度182.1公里。目前,已完成清淤146公里,占2014年任务的80%,落实中小河流治理配套资金6000万元,“三清”资金3000多万元,市财政对于中小河流治理和河道“三清”按清淤总投资的20%给予补助,以此调度各地积极性,现在每天都有数百人奋战在水利工地上,冬春水利建设如火如荼。
据了解,清远地处广东省中北部,北江中下游,是广东省3个暴雨中心之一。境内河流、特别是中小河流众多,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4条。由于大多数中小河流积淤严重、河床太浅、河滩植物多,行洪断面小,行洪能力弱,在极端天气的袭击下,极易出现洪涝灾害,是防洪抗灾的薄弱环节。去年“5.15”、“8.16”两场洪涝灾害使该市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仅佛冈县潖江河洪涝灾害就造成16人死亡或失踪。
痛定思痛,该市在去年受灾严重的佛冈县潖江河流域等开展了中小河流“三清一护”综合整治试点工作,全县共治理河道52.5公里,河道行洪能力比原来提高5倍以上。在今年“5.23”暴雨与去年“5.15”暴雨强度相当的情况下,经过治理的潖江河洪水位比去年平均降低1.5米。由于河道泄洪快,洪水位低,实现了“大雨大汛无大灾无人员伤亡”,防灾减灾效果十分明显。于是该市复制“三清一护”的治理经验在全市推广,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,各县(市、区)也成立了相应机构,建立了“河长”负责制,从政府层面推动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,为治理工作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障。